纪要 | 跨太平洋的文化杂糅:中国移民在秘鲁的170年
2019年9月12日下午,由复旦大学外文学院与复旦发展研究院合办的讲座“跨太平洋的文化杂糅:中国移民在秘鲁的170年”在复旦大学智库楼106顺利举行。
讲座由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西班牙语系教师王珑兴主持,共分为5个主题发言。讲座伊始,复旦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张怡老师、复旦外文学院副院长郑咏滟老师以及秘鲁驻沪总领事Zosimo Morillo先生分别发表了开幕致辞。张怡老师和大家分享了她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的中秘两国之间的交流成果;郑咏滟老师谈到了以秘鲁为代表的西语国家在当今国际形势中的重要性以及对移民语言规划研究的兴趣;Zosimo Morillo先生则站在外交、经济等角度对两国的未来合作进行了一系列展望。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之后,上海大学拉美研究中心教授Antonio Zapata、北京大学西班牙语系教授Patricia Castro、复旦大学汉语言与文化硕士生Rodrigo P.Campos、复旦大学西语系教师蔡雅芝、秘鲁圣马尔科斯国立大学国际交流处主任、经济学院教师Juan Diego Zamudio五位学者分别做了主题演讲:
发言1:“华人融入秘鲁社会的道路”
(Antonio Zapata)
秘鲁是一个多种族国家,而在其中,华人社群极好地融入了当地社会,这背后有和原因?为了解答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回顾华人逐步进入秘鲁的历史。
华人最初融入秘鲁社会的尝试是失败的。早在400年前,就已经有华人到达秘鲁,在此之前,华人的足迹已遍布了美洲的许多地方,例如古巴以及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地区。19世纪,秘鲁大力发展种植业,尤其是糖类作物的种植,因而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大量的非洲奴隶被贩卖到秘鲁。这样的工作机会吸引了不少华人移民来到这片新大陆,他们成为了当地人所称之的“苦力”。种植业的劳动十分繁重,工人得到的工资却很微薄,华人的生存条件极度艰苦。在这样的情况下,超过一半的华人到达秘鲁后的8年内死亡。在不断的剥削和压迫下,苦力们开始集结起来进行反叛。与此同时,秘鲁国内也发生了内战。在军事压力和秘鲁国内种族主义的盛行的情况下,华人社群最初的融合尝试以失败告终。
经历了最后的失败,华人开始尝试用其他方式在秘鲁立足生根。中国人开始在秘鲁从事商业活动。在秘鲁当地的西语里,“我去中国人那儿”意思是“我要去买东西”。所有的日常必需品都可以在中国商店买到。中国商人开始成为秘鲁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提升,华人的后代进入了秘鲁当地大学,受过高等教育的秘鲁华人陆续开办华人学校、诊所,出版中文报纸、杂志并成立了华人社团和慈善组织。华人在秘鲁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随着秘鲁的种族融合,种族主义倾向也逐渐式微,中国人得以真正融入当地社会。
发言2:“隐形的社区——秘鲁的客家人”
(Patricia Castro)
在学术界存在着许多关于秘鲁华人的研究,但很少有人聚焦于其中的一个小群体——客家人。那么,谁是客家人?他们从哪儿来?他们的建筑又有着怎样的风格。简言之,客家人并不是一个民族,而是一个不断迁徙的群体的总称。他们从中国的北部向南迁徙到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其中一部分还远赴重洋到达了秘鲁。客家人的建筑具有高大、坚固的特点,常见的建筑形式包括土楼、堡垒等。。他们总是以群居的方式生活在一起,有时甚至可以形成千人社群。
客家人的文化也别具一格。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孝敬老人,这一点在客家文化中尤为突出。相比于传统农耕社会的其他社群,客家人尤其重视教育。客家人也十分重视家庭,为了表示对祖先的尊崇,客家建筑里最神圣的地方就是他们的宗祠。
那么,为什么客家人会在19世纪移民到秘鲁呢?众所周知19世纪的中国十分混乱,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太平天国运动盛极一时,而受其影响最深的两广地区恰好是客家人聚居的地域,因此,许多客家人选择再一次走上迁徙的道路。
在秘鲁,关于华人移民的研究拥有30多年的历史,却始终没有对小群体移民的研究。从数量上来看,客家人显然不是最重要的,但是他们十分特殊。客家人最早在秘鲁创立了华人团体秘鲁同陞会,并把孝亲敬祖、关公崇拜等传统文化带到了秘鲁,建立了一些宗祠和寺庙。客家人在商业领域也十分具有影响力。19世纪末20世纪初,秘鲁华人企业家谢宝山创立了宝隆公司,其业务涵盖了海洋运输、安保等领域,在当时算得上是全球性企业。在今天,客家人依然是秘鲁商业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言3:“20世纪在秘鲁的中国文学”
(Rodrigo P. Campos)
什么是Tusán(土生)? 这一词汇来自对广东话中“土生土长”的西班牙语音译。“土生”一词意指在秘鲁出生的华人第二代移民及他们的后代。而“土生”文学则是指具有中国血统的秘鲁人所创作的文学。自20世纪以来,涌现了许多优秀的“土生”文学作家,如Kuan Veng、Siu Kam Wen、Julia Wong、JULIO VILANUEVA CHANG 等。在他们的作品中,从小说主题、人物以及风格上都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体现秘鲁华人群体在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的冲突、挣扎的融合。
发言4:“明清小说西班牙语翻译历程中的多向对话”
(蔡雅芝)
明清是中国小说发展的重要时期。明清小说也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小说在西班牙语翻译的历程中经历了三个时期的转变,分别是传教士时期、由盎格鲁萨克逊世界到西语世界的翻译时期以及中国与西语世界的直接对话时期。
在传教士时期,西班牙传教士方济各翻译的《明心宝鉴》是最早翻译到西方世界的中国著作。在此时期,《聊斋志异》也成为最早被翻译到西方的中国小说。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不落帝国处在鼎盛时期,大量的中文作品被翻译成英文。那些翻译作品也成为了西语世界知识分子了解中国的窗口。例如,这一时期,博尔赫斯翻译了《红楼梦》和《聊斋志异》的部分章节,但博尔赫斯并不懂中文,他将这些作品从英语翻译到西语,进行了二次转译。
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中国逐渐与西语国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中国与西语世界直接对话的桥梁也逐步建立。西班牙留学生开始到中国接受中文教育,他们中的一部分回国后成为重要的汉学家、翻译家,例如Alicia Relinque Eleta,她翻译了《金瓶梅》、《红楼梦》等经典明清小说。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三个期间的变化呢?究其本质来说,翻译是文化碰撞的前线,翻译历程中的多项对话体现了某一时期不同文明的集中碰撞和交流。
发言5:“中国在秘鲁的经济影响力”
(Juan Diego Zamudio)
自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来,中国与秘鲁的合作日益紧密。秘鲁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面对天灾人祸,中国政府及民间都对秘鲁及时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在旅游业方面,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前往秘鲁,参观秘鲁的自然景观、历史遗迹和主题公园等。中国赴秘游客增长迅速,在前往秘鲁的亚洲游客中,中国游客数量排在第一位。同样,也有越来越多的秘鲁游客来到中国。在高等教育方面,大学之间的友好交流也愈加频繁。在经济方面,华为等中国企业开始在秘鲁加大市场推广力度。与此同时,两国政府始终保持着友好互惠的外交关系。
中国对秘鲁的直接投资也逐年增长。1992年,中国第一笔对美洲的投资就选在秘鲁。中国对秘鲁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矿业、通信行业、金融、能源、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中国和秘鲁始终保持着良好的贸易关系。秘鲁被称为“矿车上的国家”,国家经济主要依赖矿产,秘鲁每年出口对中国出口大量铜等矿产。而中国对秘鲁的出口主要集中在通信、汽车、机械等产业。
现阶段,秘鲁对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十分强烈,中秘双方应当抓住合作的机遇,推动秘鲁的工业化进程和科技进步,实现合作共赢。
以上内容根据讲座记录整理,未经演讲者本人审核。
撰稿:黄彬彬